——后疫情时代,律师行业如何拥抱互联网?
3月26日上午9点,在家办公的牛琳娜律师打开了“北京市申请律师执业人员面试考核”系统,她看到另外4名“考官”也已经视频在线,做好了各项准备。
今天,作为“主考官”的牛琳娜,将主持对40名北京申请律师执业人员的面试考核工作。
据牛琳娜介绍,当天下午5点多钟,面试考核工作全部结束。她和4位“考官”进行网上综合评议,经过综合评定,有4位实习人员未通过实习考核。
牛琳娜表示,这次网上面试考核流程整体平稳顺畅,但由于是第一次开展网上面试考核,实习人员一些工作内容和细节无法了解得非常详细。
以前组织申请律师执业人员现场面试考核,“考官”和实习人员都要到北京律协,实习人员还常常需要携带大量的卷宗材料。网上面试考核节省了“考官”和实习人员来往律协的时间,“总体上不错”,牛琳娜对这种方式还是给予了充分肯定,“流程上还需要再改进些。”
3月30日,牛琳娜主持了第二次网上面试考核,“两期结束后,我们将总结经验,再完善网上面试考核制度。”
3月中下旬以来,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开始持续向好。律师行业在帮助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的同时,也开始有序复工。但由于受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一些线下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律师行业在总结疫情期间网络办公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将部分工作搬到网上进行。
各地律师协会将更多律师工作搬到了网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北京律协于2月3日起暂停了全市申请律师执业人员现场面试考核工作。但工作不等人,北京每年3000多名申请律师执业人员需要分批开展面试考核。
为了保证实习律师面试考核工作正常进行,北京律协将“面试”考场搬到了网上。
北京律师协会将及时总结经验,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申请律师执业人员集中培训和面试考核的影响,确保实习考核工作平稳高效进行。
在此之前,上海律协也已经开始尝试采取远程在线面试这一特殊方式,在疫情期间开展实习考核面试工作。
从3月11日组织第一场申请律师执业人员线上远程在线面试以来,上海律协已举办了6期远程在线面试,共有142位实习人员参与考核。
“从春节前就开始准备面试,没想到遇到了疫情。本来以为遥遥无期了,好在律协及时组织了线上面试考核,终于成功‘上岸’,成为一名正式执业律师!”参加在线面试考核的上海法知特律师事务所殷雨晴说道。
早在设计远程面试方案之初,上海律协副会长林东品即表示:“虽然视频面试有不少局限性,但回应预备会员的关切也是考核委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为此,上海律协考核委员会组建专项工作小组,多次测试远程在线面试全过程,并开展模拟演练,确保线上面试也能同样公平考核、从严把关,做到“变形式不变要求”。
虽然目前各地律协开展的实习人员远程视频面试考核工作只是应对疫情影响的权宜之计,但由于这种方式节省了“考官”和实习人员的在途时间,减轻了实习人员来往律协的负担,很可能成为疫情结束后实习人员面试考核工作的常态。
2月20日下午,山西律协会长高剑生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主持召开了六届六次会长办公会,就律师行业疫情防控工作和律师协会各项工作进行部署。
疫情期间,各地律协纷纷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律师行业党委会、会长办公会、常务理事会等各类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律师行业疫情防控工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律师协会正常运行和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自2月20日至今,全国律协秘书处党支部通过学习强国视频会议系统组织举办了8次集体学习会,22名中层以上干部和青年干部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律师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进行交流发言,还组织开展了为2月份和3月份入党的同志过政治生日活动。
律师协会需要经常召开的各类小规模工作会议,均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特别是对于除直辖市律协以外的省级律协而言,律师行业党委委员、副会长、常务理事中的一部分成员来自各地市,定期召开的这类会议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如果固定采取视频会议方式参加会议,可以节省他们大量的时间和费用,而时间往往是律师最宝贵的资源。
按照律师行业惯例,近期各地律协即将开始执业律师年度考核工作,在此项工作中,律师每年必须完成的继续教育课时是一项硬指标。因此往年这个时候,正是各地集中开展春季培训的日子,而今年的疫情给线下培训工作造成了极大影响。
3月4日,广东律协发布通知,将联合全国十余家省市律协共同发起“律师战‘疫’公益培训”,通过“无讼APP”在线直播培训的方式,实施律师春季培训计划,律师在线或回看视频将计入继续教育培训课时,其中全国律协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派出包括该专业委员会主任袁华之在内的7名律师为本次公益培训授课。
目前,北京、浙江等多地律师协会已将2019年度执业律师考核工作推迟,因此此项公益培训将一直持续到4月30日,以方便律师们完成至少40个课时的培训任务。
律师事务所越来越多地实现网络办公和线上培训
通过律师事务所管理软件开展日常工作,已经成为规模较大的律师事务所的标配。
疫情期间,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通过Kindlelaw数字化律所操作系统,实现了总分所、联盟所之间的律所管理、项目协同、权益共享等功能。
由于受到疫情防控措施的限制,一些律师事务所除了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合伙人会议、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等之外,还利用网络的便利开展内训工作。
自疫情暴发以来,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全面启用自身拥有的“律携APP”直播平台,共计策划组织在线研讨会24场,内容涉及劳动法、资本市场、争议解决、国际贸易、教育和知识产权等诸多领域。
自2月12日开始,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通过ZOOM系统开启了线上内部培训模式,该所各专业委员会负责人每周三次为总所和各地分所律师开展网络授课。
受疫情影响,许多律师宅在家里,除了撰写疫情有关的法律文章外,他们纷纷开直播、做网红,为企业和群众普及防疫法律知识,为律师同行开展业务技能培训。
2月15日,北京大成律师师事务所知名刑辨律师韩嘉毅受邀在无讼学院“直播晚8点”线上课堂开讲《刑事辩护业务的规定动作》,在线观看人数近2万人,为疫情防控工作募集善款40余万元。
3月28日,全国律协青训营1314期与和田律协青工委联合推出“青训营•援疆情”公益课程,广西均亚律师事务所邵钧律师通过直播平台主讲了《房地产律师专业业务的养成》课程。
3月30日,四川卓安律师事务所成安律师通过“庭立方”直播平台开展主题为《律师如何做刑事合规业务》的业务分享,开启了“如何通过法律服务产品找到突破点”系列讲座的序幕。
两个多月的“宅”生活,很多律师不得不停下奔波的脚步,开始静下心来思考一些平时没有时间思考的问题,反思疫情之前工作方式的问题和心态的浮躁,思考疫情对律师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国浩(石家庄)律师事务所律师谷景生隐约感觉到,疫情期间一些工作方式的改变,必将对律师行业今后的工作方式、作业模式产生影响。
一些律师也在朋友圈里表达了疫情对律师业务产生不利影响的担忧,但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运营负责人董冬冬在《新冠“黑天鹅”后的律师服务业走势》一文中,道出了他对律师行业的观察和思考。
董冬冬表示,作为现代服务业晴雨表的中国律师服务业,与他们服务的各类企业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疫情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对外部环境有整体、宏观、系统的认知,以便未雨绸缪,做好短期、中期与长期的应对。
在江西、河北、湖南、贵州、陕西、新疆等十余家省级律协和部分地市律协出台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持律师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中,除了减免会费、扶持青年律师成长等举措外,他们无一例外地提到将大力提升线上服务、加强网络培训。
比如新疆律协决定,防疫期间,实习期届满的实习人员集中培训采取网上培训方式进行,各地律协面试考核采取网上面试考核方式;充分运用视频系统、网上平台、新疆律协网站等网络载体,开展多层次的线上业务研讨交流和培训活动;不断拓展线上服务功能,实行“线上办”“邮件办”“网络面试”;加大与公检法等政法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积极推动、配合有关部门网上阅卷、网上开庭、远程会见等新政的出台和实施,保障律师正常开展业务。
远程会见、异地阅卷、网上开庭等将成为律师工作的日常
2月25日下午,随着审判长“现在开庭”的声音落下,一场特殊的庭审开始了。
因某上市公司涉及证券虚假陈述,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余晖接受当事人委托,在上海金融法院起诉该上市公司。
因受疫情防控及武汉“封城”影响,上海金融法院决定采取网络远程开庭的方式进行庭审。
图为余晖律师
在庭审中,余晖作为原告的代理人在其武汉家中参与开庭,被告的委托代理人也在上海的家中参加开庭。
在法庭的主持下,各方充分交换了意见,并经友好协商同意调解结案。
庭审结束后,余晖表示:“法院采取网上庭审的方式很有效率,让我们足不出户仍能参与诉讼。在合议庭的努力下,案件调解成功,原告很快会得到赔偿。”
其实早在2月12日,贵州贵遵律师事务所两位律师就代理了一起特殊的民事二审案件,通过手机微信视频在办公室参加了远在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庭审活动。
据代理该案的贵州贵遵律师事务所娄俊、陈建介绍,在疫情防控期间,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手机法庭”进行跨省、跨区域云上开庭审理案件,既方便了当事人参加诉讼,又减少了人员流动,非常便捷,深受律师好评。
随着互联网法院的兴起和“智慧法院”建设不断提速,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网上开庭等已经成为一些案件特别是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主要诉讼处理方式。
“你好,我是江苏天哲律师事务所律师,受你母亲委托,为你全程提供法律帮助。”3月2日上午,在“南京律师远程会见中心”,江苏天哲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燕与在押人员进行了远程视频会见。
为有效破解疫情防控期间律师无法会见的难题,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经过南京市律师协会与南京市公安局监管支队共同努力,“南京律师远程会见中心”3月2日这天正式向律师开放,实现了律师和在押人员的零接触会见。
2018年8月的一场暴雨过后,一张北京律师趟着齐腰深的积水到看守所会见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疯传,包括韩嘉毅在内的许多律师呼吁看守所尽快开通远程视频会见。
律师们的呼吁得到了公安机关的积极回应。2019年1月1日起,北京市公安局已全面推行律师远程会见工作。
此后,看守所远程视频会见工作快速推进,这一次南京走到了前面。在南京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的大力支持下,全国首家律师远程会见中心——“南京律师远程会见中心”建立,律师远程会见在南京即将成为常态。
对于律师来说,远程会见、异地阅卷、网上开庭等工作方式,已经不是愿意不愿意、适应不适应的问题,它们已经成为律师业务工作中的家常便饭。
当然,并非所有律师工作都适合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比如需要情感交流的客户拜访工作、业务研讨工作,重大疑难案件开庭审理工作,群体性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等,还应该通过当面交流来进行。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必将对律师行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律师行业应对疫情提供了便利,也将对律师行业今后的发展提到推动作用。
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确定哪些工作更适合通过互联网方式来实现,以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是律师行业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