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文版 >> 要闻动态 >> 行业要闻
行业要闻

法制日报:做专做精做透 西部律师也有成功路

发表时间: 2013-10-21 访问次数:2,965

法律服务资源贫瘠难阻律师打出一片新天地 
做专做精做透 西部律师也有成功路
 




①背靠贺兰山,李耀强对未来信心满满。 ②宋迅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③黄兴国(中)和他的律师团队。 ④胡臻颢(右)正在接待法律援助当事人。 ⑤李良国的“中国梦”有了时间表。 
 
           西部律师发展状况调查·现状篇 

  不抽烟不喝酒,生性腼腆不善交际;普通家庭出身,事业全靠自己打拼;实习时一直被安排打杂,执业大半年后才独立代理第一起案件,以为肯定胜诉却败了……
  说起自己刚执业时的经历,贵州华顿律师事务所主任宋迅感慨万千。如今,37岁的宋迅在贵州律师中小有名气,执掌的律师事务所年收入不菲。
  在西部这片法律服务资源相对贫瘠的土地上,同样面对案源少、接不到高端业务、收费低等行业普遍问题,为什么会有像宋迅一样的律师,能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法制日报》记者近日奔赴贵州、宁夏等地,为“揭不开锅”的西部青年律师向成功律师“取经问计”。

  懂得多钻得透案源来

  宋迅说:“新入行的年轻律师要想活下去,只需两个字:学习。”
  执业一年后,宋迅曾对自己做过一次深刻反思。反思的结论是:既然不善于应酬和搞人际关系,那就认真学习,扎扎实实做业务,用专业打动客户。
  2002年4月,借着国务院颁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之际,宋迅对我国处理医疗事故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全面梳理,从大量典型案例中,他总结出不少规律性东西。他发现,律师往往只知法律不懂医疗技术,这对打医疗官司非常不利,于是便硬着头皮,系统“啃”下医学知识。
  很快,机会来了。当年,宋迅代理了一起小孩昏迷送医误诊导致脑瘫案,之前鉴定医院无责。宋迅申请重新鉴定,并在医学听证会上发表了专业意见。会后,竟有医学专家问他,大学是否学的医?
  此案最终确认为医疗事故,医院承担全责。宋迅因此一炮走红,医疗事故案件纷至沓来。如今,他已代理百余起此类案件。在法庭上,其他律师往往需要请医学专家向法官解释专业医学术语,宋迅不但自己“孤军作战”,而且胜率极高。
  诉讼有了起色,他便将目光投向法律顾问领域,从最初担任一家医院的法律顾问,到目前担任多个行业20余家单位的法律顾问,其获认可的“法宝”仍是通过不断学习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有个顾问单位对我说,企业需要合同风险防控、商业谈判等专业法律服务时,肯定找你宋律师;但一些专业性不太强的案件,就不找你了,得找一些社会关系比你硬的律师。”宋迅觉得,给当事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并无不妥。在他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法治环境的改善,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才是律师发展的方向,“像我这样的律师,今后大有用武之地”。
  “实习律师和年轻律师不要总觉得没事可干,应该确定一个领域,将该领域所有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吃透。”宋迅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律师。

  定位准要主动不等

  尽管西部律师普遍向往“孔雀东南飞”,但李耀强却没走。
  1998年李耀强从企业辞职做专职律师以来,他的不少律师朋友离开宁夏石嘴山,到银川乃至其他经济发达省份执业,仅他所在的石嘴山众和众律师事务所就走了18人。
  坚守15年后,李耀强已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律师协会副会长、石嘴山律师协会分会会长、众和众律所主任,是21家实力雄厚企业的法律顾问,收入稳居该市律师之首。
  李耀强说,他成功的秘诀在于:定位。
  1998年之前,李耀强在石嘴山矿务局做公司法务。矿务局未改制前是石嘴山为数不多的大型企业之一,这段工作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合同审查、企业运营法律风险防范等经验。
  当社会律师后,李耀强一门心思做企业法律顾问。“成功的捷径,便是做自己最擅长的。”他说。
  与很多律师被动等待顾问单位下任务不同,李耀强爱主动出击:参加顾问单位经营会议,了解生产经营活动,发现风险,积极出谋划策。
  顾问单位宁夏华祥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清华街开发的商用楼盘销售冷清,公司负责人一筹莫展。李耀强提出“以租代售,3年内购房租金抵房价”的建议,迅速积攒了人气,带动了楼盘整体销售。
  类似的事例发生几次后,华祥公司老总提出,以后经营会议必须请李耀强参加,公司出台制度乃至决策,都要经李耀强审核把关。该公司还以超低价格将一套两层商用房出租给众和众律所办公,与律所做起了邻居。
  李耀强对自己律师生涯的定位也很明确——立足这片土地,服务这片土地。他心无杂念紧盯石嘴山经济发展模式和方向,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有效扩展了法律顾问业务。
  石嘴山是个资源型城市,不少人多年贩卖硅铁,有了一定积累后,想建厂干实业,却不了解股份制和企业结构。李耀强看到这一点后,率先提供撰写投资协议、协助工商登记、建立企业管理制度等“一条龙”法律服务,深受企业老总欢迎。
  “在石嘴山,做企业法律顾问空间广阔。”李耀强说。

  讲合作有钱挣走得远

  贵州兴科律师事务所办所还不到两年,执业律师仅12人,可在贵州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中,名声已经“响当当”了,去年全所收入达到400万元。
  兴科所的成绩,源于精诚合作。
  该所主任黄兴国拿出《旅行社法律知识一本通》、《贵州工业园区建设初探与中介服务体系之建立》、《企业法律风险管理》3本书,放在记者面前,“这都是兴科所律师合作撰写的,今年年底,我们还将出第四本书,内容还是防范企业风险”。
  书是兴科所迅速成功的“敲门砖”。律师们像推销员一般,敲开各家企业的大门,免费奉上。书中详细介绍了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及风险防范,当然,还有兴科所法律服务产品介绍。法律服务都是企业急需的,合作便顺理成章。
  在贵州,这一做法独树一帜。
  创办兴科所前,黄兴国已经干了15年律师。大多数律所管理松散,律师单打独斗,导致行业信誉受损,律所无力承接更多高端业务,贵州律师行业的这一现象,对黄兴国触动极大。
  “我要创办一个所,以团队形式提供法律服务,让客户记住律所,而不是某个律师包括我黄兴国的名字。”抱着这样的目的,2011年4月,兴科所诞生了。
  新所成立后立即召开研讨会,大家认为打诉讼肯定无法抗衡老牌律所,应抓住贵州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这一机遇,主攻中小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业务。
  这样的研讨会,兴科所每周都要召开,雷打不动。
  出书推销、办免费企业法律讲座……一系列措施正是在研讨会上确定的。
  “我们完全是团队化、公司化运作,所有业务一律上交,诉讼案件由律所指定合适律师代理,非诉业务团队合作办理。”黄兴国说,所里所有律师都分了等级,考核后贡献度高的升级快,律师每月领工资,年底有分红。
  “合作会让我们走得更远。”黄兴国讲这话,绝不是唱高调。

  做公益不赚钱也成功

  相比其他成功律师,宁夏恩知律师事务所主任胡臻颢的年收入微不足道。但胡臻颢确信,做律师自己干得相当成功。
  从业9年来,胡臻颢一直在国家级贫困县吴忠市盐池县执业,从未代理过惊天动地的案件。恩知所仅有一间50平方米的房间,连辅助人员在内不过4个人。
  恩知所大招牌下有块LED屏,上面不断滚动着“广告”:宁夏恩知律师事务所全心全意为您服务,凡符合法律援助的免费代理,凡未成年人维权的免费代理,凡农民工讨薪、工伤的免费代理,凡老弱病残困没钱的免费代理。中国梦,公益强。
  拨打胡臻颢的手机,也会先听到这段语音“广告”。在他的名片背面,印的也是这段话。
  2011年以前,胡臻颢对待法律援助案件,与其他律师并无区别——主管单位指派几件办几件,一年顶多六七件。2010年11月,业务有起色的他创办了恩知所,明确主业为公益。
  “生存有保障后,就想多尽些